近年来,在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消费升级和“双创”的背景下,特许经营在企业经营模式中“一枝独秀”,受到创业者的热捧。与此同时,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的深入也驱动着特许经营步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期,特许经营助力企业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快捷获取成功的途径。
互联网概念为特许经营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万户,超过了去年日均1.2万户,市场主体的大幅增长说明我国的创业热潮持续不退。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正在发生转换,消费已然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今年上半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据市场调研公司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一直维持在全球第六的高位状态。中国庞大的人口量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是其他许多国家所不可比拟的。
在结构调整以及消费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特许经营在中国也迎来新的变革。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特许经营高峰论坛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发言认为,虽然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对于特许经营来说,却孕育着巨大的商机。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而随着消费主体的转变, 一些80、90甚至00后青睐的互联网新概念品牌也加入到线下特许加盟领域,比如VR体验品牌身临其境、3D智能打印品牌O.ME、3D实感模拟赛车品牌曼恒、视频云监控品牌悠络客、互联网智能咖啡品牌咖啡零点吧等符合消费理念升级的新品牌的到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模式选择,也再次激发特许加盟业的活力。
在传统的加盟中,水涨船高的租金把不少投资者拒之门外。不过,O2O加盟模式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局面。
可以说,与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加盟费相比,O2O模式加盟的资金门槛更低,可选择的项目也更多。
培育新消费成企业脱困增长“救命稻草”
春江水暖鸭先知。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大环境影响,传统的连锁企业经营早有所承压。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2015年度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显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平均增幅为4.3%,其中31家企业销售增长为负,是百强统计以来增长水平最低的一年。
为化解成本资金的压力,开放特许经营成为连锁企业扩张的新手段。比如,受困于直营模式的麦当劳已开始放低身段,尝试大幅度放开中国市场的特许经营,通过在边远的内陆城市开拓市场,来减轻现金流的需求和压力,而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家洋品牌必胜客。
在业内人士看来,特许经营无疑是市场今后发展的重点,也是部分知名连锁品牌实现脱困增长的 “救命稻草”。不过,开放特许经营仅仅是迈出解困的第一步。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就曾预言,在快消市场,洋品牌能否通过开放连锁加盟等方式实现业态升级,抓住新一代消费群体,才是其能否实现盈利增长的关键。
除了餐饮业以外,娱乐、亲子活动、运动健身、养生美容、文化创意等体验式消费的服务新业态也在快速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王佳茜认为,未来五年消费者在服务上的消费比例将达到51%。
据裴亮表述,在美国,商务服务业,包括办公服务、管理咨询、人力服务、物流、租赁、财务、营销等B2B服务类消费非常发达,这些业态的特许经营体系,少则几十家,多则几千家。他认为,这些商务服务目前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尤其是在人力成本愈发增高的背景下,未来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特许经营的新业态必将不断涌现,在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细分业态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而谁能捕捉住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特点,培育满足新消费服务的能力,谁就能赢得先机。
在和君集团副总裁、资深合伙人王丰看来,移动互联时代的连锁经营将会呈现出七大趋势:第一是消费场景的跃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让消费者想到即得到;第二是无处不在的用户行为检测,来实时驱动消费;第三,创造出虚拟消费价值;第四,用更多的屏幕,链接更多的直播,连锁即社交;第五,混搭不同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奇的用户体验;第六,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第七,连锁经营空间在销售之外,还将实现娱乐、教育、社交等功能。
可以说,在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发展的背景下,连锁企业在困境中的转型升级尝试,通过开放特许经营,瞄准消费升级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契机,正不断引领行业向前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超过90%的特许100强企业认为营业额将保持增长。被誉为零售业第三次革命的特许经营,在转型升级后,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来源:亿邦动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