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坚持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打响了高速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建成高速公路5128公里,提前3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预期目标,成为西部第一个、全国第八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初步构建起了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四小时经济圈”。
近期出台的《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明确,将在原"678"网和《贵州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确定的7768公路高速公路网基础上,提出“加密黔中路网、完善省际出口、提升通道能力、强化市州服射、提高过境效率、加强网络衔接”的新思路,由此将比原规划增加建设2328公里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将达到10096公里,其中,国家高速4127公里,省级高速3641公里,地方高速2328公里。
按照新规划,贵州高速将凸显“中心聚集、多级辐射、互联互通、覆盖广泛、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六个特点,实现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1小时互联互通;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各市州中心城市的3小时交通圈;形成以市州中心城市为圆心,便捷连接周边市县的2小时交通圈;并在9个市州中心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绕城环线。
“贵州高速”还将通过构建连接珠三角、成渝、长株潭等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的高速公路通道,实现与相邻省份有4个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8小时就能达到周边省(市、区)中心城市。
同时,贵州还将实现高速公路网通达全省所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大部分乡镇,连接国家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及产业基地。在经济区之间、城市群城际间的高速公路车道数达8车道以上。
届时,贵州高速公路网络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密度将达到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就有5.7公里高速公路,居全国领先水平。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